正在華北理工大學(xué)建筑工程學(xué)院上大四(學(xué)制5年)的兩名同窗崔楓楠和武云杰,從大三開始,利用業(yè)余時間,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唐山的大街小巷,選取最能代表唐山特色的構(gòu)筑物,手繪了一幅幅優(yōu)美的畫作。
ab5a9944e13e13362f0679e0c86184e3.jpg (34.7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3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e99e426e16f499d6b3aac43f28dc8a0e.jpg (3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4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f8cdd795e8bf85e979424deee385e863.jpg (41.3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5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a252eb4e94eff49c69b94624cc6ef2ab.jpg (30.5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9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3bcd1774fe5848ee6e6eb6a9419571ee.jpg (31.7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72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4351f54b81b399b1d97d3922ee0e3c50.jpg (33.1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70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a7a57a14df8fc389d7379b82d0f0380c.jpg (40.2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8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66db85511bf495972d096963ece577bb.jpg (28.5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8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75c71c84a0448055e3fefb7f4ef17b89.jpg (29.0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8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db28ba61d0a496e861f3a9645c9c526a.jpg (37.2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3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圖為崔楓楠和武云杰手繪的10張明信片
83a6f35655a1ac350fa8a0b00a9a1092.jpg (41.4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6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武云杰
崔楓楠
ff0db1527f1f0fe153fed2f459a98c28.jpg (22.0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0)
下載附件
2019-7-16 08:45 上傳
用手中畫筆描繪唐山文脈
兩名學(xué)生中的女孩崔楓楠是土生土長的唐山人,從小學(xué)習(xí)畫畫,上初中后課業(yè)負擔重才放棄?傻酱髮W(xué)選擇學(xué)建筑后,美術(shù)功底又派上了用場,她又重拾“故技”。
同學(xué)們每年暑假都要外出采風(fēng)、進行美術(shù)實習(xí),到山東、山西等地寫生。她的一些繪畫技巧,也得益于好友武云杰的幫助。
經(jīng)常與她在一起切磋技藝的男孩武云杰是石家莊人,也是從小學(xué)習(xí)畫畫,高二前還在進行“特長生”的集訓(xùn)。高三后,他選擇了學(xué)建筑。
上大三時,兩位同窗學(xué)子突發(fā)奇想并一拍即合,想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唐山的文脈;用自己的方式,來表達對唐山這座英雄城市的熱愛。
他們首先探究唐山的歷史文化、發(fā)展脈絡(luò),選取標志性構(gòu)筑物作為手繪的對象。他們了解到,唐山因“唐山”(現(xiàn)在的大城山)得名,又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,鑄就了工業(yè)文明的輝煌,后經(jīng)歷唐山大地震,英雄的唐山人民沒有被災(zāi)難壓垮,在震后實現(xiàn)了鳳凰涅槃式的重生。選取10個標志性構(gòu)筑物作為手繪對象他們決定繪制一套唐山市區(qū)的明信片,也為來唐山求學(xué)的外地同學(xué)們留個紀念。
年輕人說干就干!崔楓楠帶路,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,帶著畫筆紙張,行走在唐山的大街小巷,沿著這一條歷史脈絡(luò),試圖去探尋這座城市的魅力。
開始時,好多市民圍觀,有的孩子對畫作品頭論足,他們覺得“挺不好意思”,但慢慢就習(xí)以為常。趕上天氣熱的時候,水彩本身的“暈彩”和汗水滴到畫紙上,都會讓他們重新返工,創(chuàng)作時間最長的一幅畫了一星期。最難畫的是第三空間綜合體,崔楓楠笑著說:“太不規(guī)則了!”
一年來,大城山公園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,有著百年開采歷史、被譽為“中國第一佳礦”的開灤唐山礦業(yè)公司,唐山抗震紀念碑的碑柱,新華道華北理工大學(xué)原校園內(nèi)存留的地震遺址圖書館……傲然屹立在他們的“紙上”,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這座英雄的城市雖歷經(jīng)劫難卻屹立不倒的英姿!新建的唐山站、第三空間綜合體、唐山市圖書館……展示了這座現(xiàn)代化城市的新名片。利用每周末的時間“追夢”從去年暑假開始,他們利用每周末的時間開始了“追夢”的行程。找好角度,他們便全神貫注。每個建筑都會有其獨特的建筑氛圍和情感訴求,因此以什么樣的形式和色彩出現(xiàn)在畫面上,都得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
他們先從構(gòu)型開始,唐山站的對稱所呈現(xiàn)出來的大氣,抗震紀念碑強烈的三點透視所帶來的沖擊力,唐山市圖書館的新材料、新結(jié)構(gòu)形式所傳達出的現(xiàn)代而又不失底蘊的時代感,都需要在構(gòu)型階段拿捏準確,用線條去細化建筑的細部。
理工科的嚴謹,使他們對建筑的尺度感、構(gòu)件的精確度都有很好的掌控。到了上色階段,他們用馬克筆特有的筆觸,畫出建筑立面的漸變,用冷暖色的搭配,營造出天氣的變化并配合建筑所傳達出來的氛圍,最終完成了10張標志性構(gòu)筑物的手繪。
經(jīng)過這次沿著唐山文化脈絡(luò)行走的歷程,他們也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唐山這座城市的偉大。他們想以這套明信片,為唐山文化建設(shè)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