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(huán)渤海新聞網(wǎng)消息 (記者 張俏)隨著唐山昨日發(fā)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(yù)警,今天(6月15日)唐山的最高氣溫升至38℃。室外驕陽似火,即使在馬路上停留一下便覺得酷熱難耐,汗如雨下。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,戶外工作者們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,為城市的建設(shè)奉獻著自己的勞動和汗水。
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趙秀榮:為唐山創(chuàng)城做貢獻感到很驕傲
12052101_948685.jpg (47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3)
下載附件
唐山:為烈日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點贊!(組圖)
2017-6-15 18:53 上傳
6月15日上午10:30,烈日炎炎,在文化路與西山道交叉口南側(cè)的人行道上,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趙秀榮正在認真清理道邊的垃圾,大到一個紙盒、小到一個瓶蓋,統(tǒng)統(tǒng)逃不出她的視線。 記者 張俏 攝
趙秀榮今年54歲,秦皇島人,從事環(huán)衛(wèi)工作已經(jīng)13年。因為常年從事戶外勞動,對于極端的工作環(huán)境她早就習以為常,“這個職業(yè)的確很辛苦,冬天冷得全身發(fā)抖,夏天熱得衣服都濕透了,但干久了也就習慣了,總不能因為天氣不好就不工作了!
據(jù)了解,趙秀榮每天凌晨三點就要開始工作,那個時間天氣還很涼,所以她都是穿著厚一點的工作服出來,“上午太陽出來了,這衣服還能防曬。”她一邊擦著汗一邊笑著說。
對于一線工作者的身份,趙秀榮沒有一絲回避,反而樂觀地表達了自己為城市做出積極貢獻的成就感,“我目前負責市中心區(qū)域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作,這里是唐山的窗口,我在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唐山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做貢獻,因此感到很驕傲。”
建筑工人吉振東:干好工作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
12052107_822542.jpg (53.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8)
下載附件
唐山:為烈日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點贊!(組圖)
2017-6-15 18:53 上傳
6月15日上午11:25,位于新華道上的唐山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工地,工人們頂著烈日有條不紊地加緊施工,推進項目建設(shè)。記者 張俏 攝
由于機器出現(xiàn)了一些小故障,在維修間隙,吉振東和工友老劉找了一個稍微涼快些的的地方坐下來,一邊擦汗一邊大口喝水。“這兩天天氣太熱了,容易口渴,工作時也沒時間去買水,所以我們都是早晨從宿舍灌好水帶出來。”
12052103_107252.jpg (50.6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1)
下載附件
唐山:為烈日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點贊!(組圖)
2017-6-15 18:53 上傳
吉振東(右)和老劉 記者 張俏 攝
據(jù)了解,吉振東今年40歲,老劉50歲,都來自陜西渭南的農(nóng)村,現(xiàn)在在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打工。兩人5月29日來到唐山,在綜合管廊項目中負責地下打樁!盀榱吮WC工期,我們都是24小時兩班倒,我是早晨6點開始工作,午飯休息半小時,下午6點收工!奔駯|告訴記者。
交流中,兩人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,絲毫看不出高溫作業(yè)后的疲憊與煩躁。“我們常年在外打工,這種天氣都習慣了,也積累了一些防暑降溫的經(jīng)驗!奔駯|說。而樸實的老劉在旁邊笑著補充道:“這工作確實難受,但我們出來打工都是為了賺錢養(yǎng)家,苦點累點都無所謂!
此時,隨著工友的一聲召喚,兩人起身向工地走去了。吉振東一邊走一邊還和記者說,其實各行各業(yè)的人都不容易,把工作干好了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,“這個項目結(jié)束后,我就能回家了,挺想家人的!闭f到這兒,他臉上的笑容多了一絲溫情和期待。
快遞員馬超:把快件盡快送達心里才踏實
12052111_968046.jpg (61.3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2)
下載附件
唐山:為烈日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點贊!(組圖)
2017-6-15 18:53 上傳
6月15日下午4:00,唐山市委門口,快遞員馬超正在派件。他說,這一車快送完了,一會兒還要去站點取一批。說起這份工作最大的感受,馬超笑笑說:累。 記者 張俏 攝
收件人拿到快遞后,向馬超說了聲“謝謝”,馬超靦腆地笑了一下。他說,其實每天聽不同的人對自己說同樣的一句“謝謝”,感覺再累也值得。
馬超目前負責市中心范圍內(nèi)的快遞派送,每天6點多從家出發(fā)開始一天的工作。對于他來說,下班的時間完全取決于車內(nèi)的快遞什么時候送完。他自己估算,每天大概會送100多個件。
“天氣很熱,但不妨礙我們工作,頂多就是曬黑點兒!瘪R超說,干這行,風吹日曬都習慣了,就是下大雨也會盡量及時把快遞送到顧客手中,“這是我們的責任,只有盡快把車里的快件送達心里才踏實!
記者手記:
一路上,我看到了很多像趙秀榮、吉振東、馬超一樣頂著烈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戶外工作者們,他們有的自稱“不會說話”回避了記者的采訪,有的擔心子女心疼不愿意面對鏡頭,但交談間他們卻沒有一刻放下手中的工作。
中午兩個小時的采訪,只是走路和說話,已經(jīng)讓我汗流浹背,實在無法想象在這樣的天氣下暴曬一整天會怎樣,而他們要面對的,卻是一整月、一整年。我不由得要為這些為了城市建設(shè)和人們美好生活默默奉獻辛勞的人們“點贊”!
其實,作為城市的一員,我們都應(yīng)給予高溫下的勞動者足夠的尊重和關(guān)愛,比如,少扔一些垃圾,讓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少彎一次腰;遵守交通秩序,不給交警找麻煩;拿到快遞后,向快遞員說聲"謝謝"……高溫,考驗的不僅是戶外工作者,更是一個城市的整體素質(zhì)。面對仍將持續(xù)的高溫,我們能做的事其實還有很多! |